媒体中心

绿色有机 农畜产品享誉全国

       青海是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多样的高原生态环境、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地位,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抓住生态优势、绿色产业发展优势,我省培育了以牦牛、青稞、冷水鱼、枸杞等为代表的“青字号”绿色有机农畜产业,打响“青字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品远销国内外高端市场。

青海牛羊肉端上外地人餐桌

       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阿牛哥的电商基地,打包好的高原新鲜牛羊肉产品,通过冷链车远销江苏无锡等沿海城市。

阿牛哥的生意为什么牛,这是因为阿牛哥不仅拓宽了青海优质农产品的销路,还让产品走向省外市场。

    “我们采取会员制电商销售为主的模式,主要为中高端人群提供高端肉品,肉类价格每斤普遍在50元至60元。”公司负责人张学荣说,青海产的牛羊肉在省外市场备受消费者青睐,得益于优质的产品。在他看来,青海无污染的草地养育出的牛羊,肉质的确鲜美。

    “肉的品质好,煮出来很香。”“发货迅速,还贴上了检疫证明,没有膻味,好。”“一直担心生鲜产品路途遥远会坏,没想到收到后冰块还没化,牦牛肉口感确实不错。”“无论是外包装,还是内在的质感,青海羊肉都很好”……在国内多家电商平台的评价中,不少客户晒图留言点赞青海省特色农畜产品——牛羊肉。

      牦牛是我省特有的重点农牧业品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牦牛肉及其产品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在满足省内市场需求的同时,我省特色农畜产品逐渐走出省门,每年约有11万吨牛羊肉端上外地人的餐桌。

一粒青稞的七十二变

      青稞饮料、青稞面、青稞面包、青稞蛋糕、青稞饼干、青稞麦片……随着研究和开发力度的加大,作为我省主要粮食作物的青稞,正在以全新的身份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

    “1公斤青稞,如果加工成青稞米,效益可增加1倍;如果加工成青稞麻花、青稞饼干、青稞麦片,效益可增加10倍;如果加工成γ-氨基丁酸营养健康粉,效益可增加150倍,这背后是青稞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效益,也是科技点石成金的力量。”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国家麦类改良中心青海青稞分中心主任吴昆仑说,青稞就像青藏高原上活的牦牛、藏羊一样,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目前我省科研团队、企业等开发出的青稞加工产品有几十种,部分产品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在商场、超市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青稞除了粮食以外的保健功能,也逐渐被科研人员发现和挖掘,科研人员从青稞身上提炼出β-葡聚糖、黄酮、母育酚、γ-氨基丁酸等成分物质,并得出研究结论,青稞是β-葡聚糖含量最高的麦类作物,对提高青稞附加值、加快青稞产业化开发、促进农牧民增收有着重要作用。

      青稞产业链条的延伸,从根本上促进了种植户的积极性。目前,我省青稞加工量已占青稞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从事青稞生产加工的企业有18家,青稞商品化率达到83%以上,加工率达60%以上,是全国青稞加工转化率较高的省份之一。

       从一粒果腹的粮食到酒、挂面、麻花、饼干、饮品的转化,再到代餐食品、高技术高品质营养品的蜕变,这一粒小小的青稞正在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逐步升华,成为青海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金钥匙”,农牧区贫困种植户口袋里的“金种子”。

冷水鱼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阳光照在黄河库区平静的水面上,化隆回族自治县牙什尕镇村民马木沙将豌豆大的鱼食撒入水面的网箱里,成群的鱼儿顿时聚到一起,争抢食物。马木沙说,网箱里的虹鳟鱼养了两年,已到了出水的季节,这两天陆续销售到海东、西宁等地。

     说起家乡产的冷水鱼,马木沙很自豪。早些年,马木沙在牙什尕一带的黄河库区水域开始网箱养殖冷水鱼。利用两年时间,马木沙成功养出了一批虹鳟鱼、金鳟鱼等冷水鱼,远销浙江、上海等地。

     我省发展冷水鱼养殖产业,离不开资源优势。从龙羊峡库区到黄河上游大中型水电站的相继建成,产生大面积的库区,库区水温2℃至22℃,这是冷水鱼养殖的最佳温度。适宜的温度,优越的自然环境,优质、安全的水质,使出产的冷水鱼备受省外市场青睐。

     目前,我省成为全国最大的冷水鱼网箱养殖基地,离不开黄河库区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全省冷水鱼产量达1.83万吨,已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

打造最大的有机枸杞生产基地

     又是一年好春光,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万亩枸杞园里一派忙碌景象,田间随处可见农户施肥平土、查看滴灌的身影,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徐徐展开。

      目前,我省已形成枸杞生产、采摘、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各个生产环节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每年到枸杞采摘期,家住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王海花和邻居都要前往德令哈采摘枸杞,约两个月的采摘期里收入近六千元。

      与王海花不同的是,种植户史连奎从单一的种植采摘户转变为经营主体。史连奎是较早种植枸杞的人,刚开始因为缺水,枸杞成活率较低。但他没有放弃,在政府项目资金的扶持下,将枸杞生意做大做强。

      有机、绿色、无公害是我省枸杞产品的优势所在,也是适应市场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我省枸杞产业立足柴达木盆地特有的土壤、气候等地域优势,以绿色为主,坚持有机种植,适当控制规模,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有机枸杞。

      枸杞是我省主要生态经济林树种、道地药材品种,是典型的生态产业、富民产业、健康产业之一。到2025年建设100万亩枸杞基地和国际国内最大的有机枸杞生产基地,枸杞产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力推青海枸杞进入国家重点中药材市场,尽快形成线上线下青海枸杞营销体系,拓展国内国际市场。

记者手记

       如今的青海,从高原跃起,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青稞加工转化率最高省份,全国最大冷水鱼养殖基地,全国最大的有机枸杞生产基地……这一系列“最大、最高”的背后,是青海保护生态的回报。近年来,青海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成为全省促进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多赢”之举,改良土壤、改善水环境、净化空气等溢出效应广泛释放,“一优两高”战略掷地有声。而积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旨在让“青海绿”更加浓郁亮丽,“青字号”产品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为全国树立示范效应。


来源: 西海都市报